北京外国语大学(简称“北外”)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是教育部直属、首批“211工程”高校、“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北外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队,后发展为中央军委外国语学校,建校始隶属于党中央领导。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归外交部领导,195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59年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1980年后直属教育部领导,1994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外获批开设101种外国语言,欧洲语种群和亚非语种群是目前我国覆盖面最大的非通用语建设基地,是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形成了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法、经、管、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按照时间先后,学校开设语种包括俄语、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波兰语、捷克语、罗马尼亚语、日语、阿拉伯语、柬埔寨语、老挝语、僧伽罗语、马来语、瑞典语、葡萄牙语、匈牙利语、阿尔巴尼亚语、保加利亚语、斯瓦希里语、缅甸语、印尼语、意大利语、克罗地亚语、塞尔维亚语、豪萨语、越南语、泰语、土耳其语、朝鲜语、斯洛伐克语、芬兰语、乌克兰语、荷兰语、挪威语、冰岛语、丹麦语、希腊语、菲律宾语、印地语、乌尔都语、希伯来语、波斯语、斯洛文尼亚语、爱沙尼亚语、拉脱维亚语、立陶宛语、爱尔兰语、马耳他语、孟加拉语、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拉丁语、祖鲁语、吉尔吉斯语、普什图语、梵语、巴利语、阿姆哈拉语、尼泊尔语、索马里语、泰米尔语、土库曼语、加泰罗尼亚语、约鲁巴语、蒙古语、亚美尼亚语、马达加斯加语、格鲁吉亚语、阿塞拜疆语、阿非利卡语、马其顿语、塔吉克语、茨瓦纳语、恩得贝莱语、科摩罗语、克里奥尔语、绍纳语、提格雷尼亚语、白俄罗斯语、毛利语、汤加语、萨摩亚语、库尔德语、比斯拉马语、达里语、德顿语、迪维希语、斐济语、库克群岛毛利语、隆迪语、卢森堡语、卢旺达语、纽埃语、皮金语、切瓦语、塞苏陀语、桑戈语、塔玛齐格特语、爪哇语、旁遮普语。学校秉承延安精神,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所开设语种涵盖183个与中国建交国的官方用语。
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立国内高校首个教材处,建立国际组织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在原亚非学院基础上,扩建为亚洲学院、非洲学院,成立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成立国家翻译能力研究中心等特色研究机构,将全球语言、全球文化、全球治理作为战略方向,发起成立全球外国语大学联盟、全球区域国别学共同体、中国区域国别学共同体。
学校拥有国家、省部级研究基地54个,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培育建设项目: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国家语委研究型基地: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大中小学外语教材研究基地,教育部国际组织、国别区域、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交叉创新平台/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4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中东欧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英国研究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以及37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3个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印尼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法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学校另有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市教育法治研究基地,入选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首批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被授予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北外与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所高校和学术机构签署交流合作协议,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巴黎索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等境外著名高校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关系。学校在亚、欧、美18个国家建设有23所孔子学院,数量居国内高校之首,其中7所为全球示范孔子学院。
学校建有多语种全球特色文献资源中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涵盖107个语种近160万册,电子图书约141万余册,纸质报刊873种,数据库103个,形成了以语言、文学、文化为主要资料的馆藏特色。近年来,随着学科建设的发展,政治、经济、外交、法律、新闻、管理、国别区域研究等方面的文献逐渐形成藏书体系。学校不断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以“开放、互联、智能、创新、融合”为发展理念,开发多语种网站、数字北外、数据中心、网络教学、教学资源等软件平台,建设智能教学环境,教师发展智能平台与实验室,促进教师教学创新和发展,形成多项标志性成果。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北外试点工作。建设世界语言博物馆,打造语言文化新地标,落成新校史馆,全面展示北外办学历程。
当前,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外老教授们重要回信精神,落实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十四五”规划部署,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实施人才强校、学术兴校、全球立校战略,以建设国际化、重特色、高水平、综合型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为目标,以“语通中外,道济天下”为使命,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为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